丹青绘忠魂 | 天美学子以笔为祭,在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堂特殊的“艺术思政课”
清明追思,艺笔传情。4月1日,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学工组组织所分管的学生组织、学生社团30余名师生走进天津市烈士陵园,以“祭扫+写生”的特殊形式,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艺术实践。当水墨晕染英雄丰碑,当速写定格祭扫瞬间,天美人用画笔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精神传承。
下午1点40分,师生们准时抵达烈士陵园。大家在庄严的烈士纪念碑前进行了祭扫仪式,表达了对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深切缅怀和敬意。

在祭扫仪式结束后,同学们进入革命烈士纪念馆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大家回顾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历程,了解天津战役的历史背景、战役史实和英烈事迹,以及天津人民继承先烈遗志、发扬革命传统,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。参观过程中,同学们仔细聆听着讲解员讲述那些不畏艰难、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英雄事迹,驻足在一件件历史遗物前,感受先烈们伟大的奉献精神。每件展品都浸染着沧桑岁月,涌动着不灭的革命激情,同学们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,也增强了对革命先烈无畏精神的崇敬。




随后,同学们前往在日殉难烈士劳工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。在馆内,讲解员带领大家详细了解了这段国家和民族的屈辱历史,缅怀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强掳到日本做苦役,受尽迫害而惨死于异国他乡的殉难同胞。纪念馆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详实的资料,展现了英雄先辈的坚韧与勇气。通过展品和图片,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在抗日战争期间,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在敌人压迫下付出的巨大牺牲。





在参观学习结束后,同学们开始了现场写生活动。大家纷纷拿出速写本、马克笔等画具,在烈士纪念碑、纪念馆和祭扫人群的感人场景中汲取灵感,创作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艺术作品,表达对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精神的崇敬之情。


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他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敬仰。这些作品不仅是美术创作,更是一份对历史的铭记与敬畏,让人感受到艺术与历史的深刻对话。这些充满情感与力量的作品,将成为传递烈士精神、弘扬革命传统的艺术载体,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、奋发向前。
缅怀革命英烈、铭记民族历史,我们在追溯中思考文明赓续的脉络,在沉思中汲取开拓前行的力量。让历史记忆转化为守护和平的信念,让精神传承熔铸成永不褪色的丰碑——这是对过去最庄严的告慰,亦是对未来最有力的昭示。
今年2月,我校与天津市烈士陵园正式签署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协议。双方围绕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、社会美育实践创新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探索。未来学校将充分发挥艺术教育资源优势与陵园红色文化积淀优势,在基地共建、志愿服务、宣传推广等方面展开合作,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、鼓舞斗志、凝聚力量,进一步强化红色引领,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厚植爱国情怀。